日韩精品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播放永久免费_国产免费人成精品_亚洲va一区动漫

    <style id="nmmc3"></style>
    <menu id="nmmc3"><button id="nmmc3"></button></menu>

    <address id="nmmc3"><mark id="nmmc3"><strike id="nmmc3"></strike></mark></address>
    <bdo id="nmmc3"><delect id="nmmc3"></delect></bdo>

    <pre id="nmmc3"><del id="nmmc3"><rt id="nmmc3"></rt></del></pre>
      <span id="nmmc3"></span>

      <label id="nmmc3"></label>

        <pre id="nmmc3"></pre>
         
        許昌日報客戶端

        請用瀏覽器掃描下載

        關 閉

        總書記帶來幸福年丨產業(yè)旺了

        摘要:


        初升的太陽,吐綠的新芽,新的一年,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長。

        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的接續(xù)奮斗,特別是經過2012年以來持續(xù)8年的全面脫貧攻堅戰(zhàn),中國現(xiàn)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,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,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(xiàn)脫貧,中華民族千百年來“民亦勞止,汔可小康”的憧憬即將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 

        德勝馬鈴薯、伊春藍莓、湘西柚子……這份“小康菜單”里,寫滿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產業(yè)扶貧、百姓脫貧的關心關切;田間地頭、種植大棚、生產車間……在產業(yè)帶動下,小作物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大產業(yè)。

        “這是我們柞水黑木耳,口感好,純天然,每斤40元;這是我們培育的新品種,白色的叫玉木耳,每斤80元,金黃色的叫金耳,每斤150元……”

        春節(jié)前夕,在陜西省柞水縣小嶺鎮(zhèn)金米村農民陳慶海開辦的農副產品營銷中心,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老陳忙得不亦樂乎:“去年,我靠著小木耳,給家里添了小轎車,還開了商店,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。” 

        2020年4月20日傍晚,秦嶺深處,金米村的木耳展銷中心迎來了一位“特殊帶貨員”。

        直播臺前,習近平總書記對著手機鏡頭點贊——“小木耳、大產業(yè)”。

        位于陜西南部的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,曾因“山上有金、地上有米”而得名,卻因交通不便,土地稀少,成為柞水縣有名的貧困村。

        為了拓寬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,金米村將木耳產業(yè)作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(yè),通過創(chuàng)新推行“借袋還耳”“借棚還耳”木耳產業(yè)發(fā)展模式,將所有的木耳大棚和菌包認領到戶,帶動貧困戶積極參與木耳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
        2020年2月,柞水縣正式脫貧摘帽。靠著一朵朵木耳,金米村的貧困戶迎來了致富的春天。 

        春節(jié)期間,菏澤溫室中的牡丹走進全國千家萬戶,裝扮著大家的新年。

        2013年11月26日,在山東菏澤考察時,習近平走進堯舜牡丹產業(yè)園,了解牡丹開發(fā)情況,“一個地方的發(fā)展,關鍵在于找準路子、突出特色”。 

        幾年來,菏澤深耕“牡丹”產業(yè),如今已成為全球面積最大、品種最多、花色最全的牡丹生產、科研、出口基地和觀賞旅游區(qū),也是中國國家級牡丹高新技術產業(yè)基地。 

        菏澤市牡丹區(qū)黃堽鎮(zhèn)孟莊村的呂勝勤5年前把家里5畝多地進行流轉,開始收租金、當工人?!懊慨€地年租金1800元,5畝多地一年就是9000多元。”

        按照牡丹花的生長需要,從春天開始忙,呂勝勤每年忙的時間不少于6個月,“每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”。

        以前,老呂全家包括5畝地在內的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,如今土地流轉金加工資,他們的年收入不止20000元。呂勝勤的生活“樂開了花”。

        正月里,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潭頭村張燈結彩,喜慶祥和。

        2019年5月20日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潭頭村,村民孫觀發(fā)一家老小熱情邀請總書記到家里做客。

      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爭相向總書記報喜——潭頭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,這些年全都參與了蔬菜產業(yè)發(fā)展,村里還建了個就業(yè)扶貧車間,2017年實現(xiàn)整村脫貧。 

        總書記聽了,不住地點頭,并鼓勵說,好日子還在后頭呢! 

        近年來,潭頭村通過發(fā)展富硒蔬菜特色產業(yè),帶火了鄉(xiāng)村旅游。潭頭村乘勢成立了旅游合作社,村民入了股,很多村民在家里開起了民宿。 

        富硒蔬菜、贛南油茶、贛南臍橙……一個個響亮特色扶貧產業(yè)在贛州蓬勃發(fā)展,成為貧困群眾的致富之路、幸福之源。2020年4月,贛州市11個貧困縣全部退出,贛南革命老區(qū)實現(xiàn)整體脫貧摘帽。

        總書記帶來的幸福年,在穩(wěn)穩(wěn)的就業(yè)里,在增長的收入里,在扎實的保障里,在喬遷的新居里,在興旺的產業(yè)里,在農民的笑臉里……在脫貧后的新生活里。

      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而是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

        新的一年,新的起點——吃過破五餃子,我們迎來春節(jié)長假最后一天。就一壺“人民小酒”、品一杯安吉白茶,牛年里繼續(xù)奮斗,讓幸福的日子更幸福!

        監(jiān)制丨王姍姍 張鷗

       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

        主編丨寧黎黎

        編輯丨楊彩云

        視覺丨楊麗璇

        校對丨程昱

        責任編輯: 連甲

        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