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播放永久免费_国产免费人成精品_亚洲va一区动漫

    <style id="nmmc3"></style>
    <menu id="nmmc3"><button id="nmmc3"></button></menu>

    <address id="nmmc3"><mark id="nmmc3"><strike id="nmmc3"></strike></mark></address>
    <bdo id="nmmc3"><delect id="nmmc3"></delect></bdo>

    <pre id="nmmc3"><del id="nmmc3"><rt id="nmmc3"></rt></del></pre>
      <span id="nmmc3"></span>

      <label id="nmmc3"></label>

        <pre id="nmmc3"></pre>

        【夏文化新探索24】夏代的西北

        2023-09-14 10:02:45  來源: 許昌日報  作者: 趙春青

        我要分享:

        摘要:

        圖片.png

        齊家文化銅鏡

        甘肅、青海和寧夏境內(nèi)是古代羌人長期活動的地方,在中國古代文獻(xiàn)中多有記載。所以,考古學(xué)上發(fā)現(xiàn)的齊家文化應(yīng)是古代羌人的文化遺存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所處年代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600年,大體分布在甘肅、青海省境內(nèi)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,遺址總數(shù)350多處。目前知名的齊家文化有甘肅的大河莊遺址、秦魏家遺址、皇娘娘臺遺址,青海的柳灣遺址等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制陶業(yè)發(fā)達(dá),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,主要是泥質(zhì)紅陶和夾砂紅褐陶,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。齊家文化大量陶器是素面的,有些罐類、三足器拍印籃紋和繩紋等,線條流暢,造型以平底器為主,典型器物有雙耳罐、盤、鬲、盆等。其中,以雙大耳罐和高領(lǐng)雙耳罐最富有特色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的住房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,屋內(nèi)地面涂一層白灰面,光潔堅實。氏族公共墓地常位于居住區(qū)附近,流行長方形土坑墓,有單人葬,也有合葬,以陶器與豬下頜骨等為隨葬品。墓中還出現(xiàn)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,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,女性側(cè)身屈肢面向男子。這表明當(dāng)時男子在社會上居于統(tǒng)治地位,女子降至從屬境地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的主要農(nóng)作物是粟,在大何莊遺址曾發(fā)現(xiàn)這種糧食;生產(chǎn)工具以石器為主,其次為骨角器。從出土的動物骨骼得知,家畜以豬為主,還有羊、狗、牛、馬等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已出現(xiàn)冶銅業(yè),有銅刀、錐、鏡、指環(huán)等一類小型紅銅器或青銅器。齊家坪遺址出土了一件長方形銎,并附一對小鈕的銅斧,刃部鋒利,全長 15 厘米,是齊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銅器。尕馬臺遺址出土的一件銅鏡,直徑 9 厘米,厚 0.4 厘米,一面光平,一面飾七角星形紋飾,保存較好。

        齊家文化還具有生產(chǎn)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條件。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,主要是甘肅、青海本地的玉,還有新疆和田玉。除常見的品種之外,還發(fā)現(xiàn)有許多新的品種。如禮器玉琮,除形制各異、大小不等的素面紋琮外,還有竹節(jié)紋琮、弦紋琮。兵器有戈、矛、刀、鉞、戚,個別的兵器上還嵌有一枚或幾枚綠松石。裝飾品有各種玉佩飾、墜飾、發(fā)箍等。

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牌飾、花邊口沿圓腹罐常見于齊家文化;齊家文化的大口雙耳罐也能在二里頭遺址見到,反映出二者的文化交流關(guān)系。

        編輯:劉靖雯      校對:龔政明

        責(zé)編:楊偉峰      終審:楊紅衛(wèi)

        附件:

        許昌日報社 版權(quán)所有 未經(jīng)允許 請勿轉(zhuǎn)載

        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(wù)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